2021年2月2日,星期二,英国政府发布了由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帕萨·达斯古普塔(Partha Sarathi Dasgupta)爵士所作的关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价值”的《达斯古普塔报告》。作者指出,“深层、广泛的制度失败”导致了人类保护自然的“集体失灵”。由此,他呼吁,当下的经济需要革命性变革;这一变革应比马歇尔计划更具雄心。

在这份长达600页的报告中,帕萨·达斯古普塔教授以及国际专家们对经济增长在经济,健康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估表示担忧。作者说:“尽管近几十年来人类蓬勃发展,但在实现繁荣同时自然却付出了毁灭性的代价。”

作者估计,尽管自1992年以来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翻了一番,但人类从自然界或“自然资本”所提供的服务中获得的收益却在世界人均基础上下降了40%。 作者进一步发现,目前的生物灭绝速度是基线速度的约100至1,000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产力、复原力和适应性。 这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给全球经济、金融产业和社会的福祉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当前,经济和金融模型既没有纳入生物多样性的利益,也没有纳入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这是自然保护计划资金不足的原因之一,也是化石燃料或集约化农业等部门补贴继续存在的因素;这对生物多样性和全球变暖产生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当前的标准下,各国政府目前对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其实更多是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举措,而非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财政激励。

因此,作者呼吁取缔以GDP来计算国家经济传统方式,采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 GEP),即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和诸如农田和城市绿地在内的人工生态系统的价值。换言之,作者呼吁通过改变我们思考、行动和衡量成功的方式来重新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专家们因此建议:

(一)确保人类对自然的需求不超过自然的供应量,并且在考虑当前供应的基础上增加自然的供应。

(二)改变衡量经济成功的指标,走更加可持续的道路。

(三)改变现存的机构和系统,特别是我们的金融和教育系统,并且为后代的生存繁衍维持下去。

最后,作者呼吁利用两次重要的绿色外交会议──即今年在中国昆明举行的COP15与在格拉斯哥举行的关于绿色外交的COP26会议,推动实现这些转变。

这对“一带一路”倡议意味着什么?

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也对中国及其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和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诚然,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越来越活跃;即将于今年主办COP15生物多样性大会。 会议的目标之一是设定新的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目标,用2020年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取代2010-2020年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

尽管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其长期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但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对中国来说仍是一个难题。 因此,考虑中国最大的“一带一路”发展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变得迫在眉睫。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含了35个公认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中的27个。 2017年5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估计,一带一路贸易走廊将入侵265种濒危物种的领土,其中包括81种濒危物种和39种严重濒危物种。

目前,许多“一带一路”倡议投资仍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进行。 根据“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由于环境和财务风险过高,应避免投资于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例如,由于当地人民对重要栖息地的环境破坏以及对他们生计的影响产生顾虑,在中缅经济走廊建设耗资36亿美元的密支那水坝不得不暂停。 对中国开发商,例如中国电力投资公司(CPI)和一些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国进出口银行造成的金融损失正在增加。

因此,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重新考虑发展方式,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中国应利用其绿色金融市场的力量,动员私有领域资本进行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绿色发展。资本可用于保护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确保以绿色可持续的方式实施项目。

(二)相关的财务利益相关者需要应用现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例如针对BRI项目的绿色发展指南及其9项建议、“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投资原则(GIP)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本地和国际标准保护(例如,IFC绩效标准6)。

(三)中国应利用大数据和遥感等先进科技来确保关键的生物多样性领域没有被投资项目侵蚀。

(四)中国应利用智能合约、区块链追踪技术来更好地追溯采矿和农业产品的源头,以确保绿色供应链不源自非法或具有生态风险的运营。

(五)中国可以分享其在扩大保护区及其治理方面的经验。

(六)中国还可以在因新冠危机背负沉重债务的“一带一路”国家中应用债务自然交换机制 (debt-for-nature swap)来保护自然。在我们的网站上了解中国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项目中上实施此类方法。

下载完整的《达斯古普塔报告》: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962785/The_Economics_of_Biodiversity_The_Dasgupta_Review_Full_Report.pdf

About the author(s)

Director Gree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enter at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Green Finance | Website

Aurélie Chane-Yook is a research fellow at the Green BRI Center at IIGF.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