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IGF绿色“一带一路”中心主任王珂礼(Christoph Nedopil)和研究员岳梦迪(Mengdi Yue)受邀参加了由中非项目(CAP)主办的“中国项目在非洲”(China in Africa Podcast)系列播客,对如何绿化“一带一路”等话题发表了观点。

该期播客以“中国削减‘一带一路’融资,但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增加”为题,重点关注了一带一路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变化。IIGF绿色“一带一路”中心发布的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投资的最新报告发现,尽管2020年一带一路的总体投资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减少,但可再生能源投资首次占了能源相关投资的主要部分。

2020“一带一路”投资

讨论中两位主持人中非项目创始人欧瑞克(Erik Olander)和中非项目高级研究员科布斯(Cobus van Staden)谈到了涉及“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债务问题,“债换自然”机制,以及中国煤炭融资政策的改变对“一带一路”倡议中煤炭融资产生的影响等多个问题。岳梦迪详细阐述了“债务换自然”机制将如何减轻一带一路国家的某些债务问题,以实现“债务减免“,“偿还债权人部分债务”,以及“保护自然”一举三赢。当被问及“债务换自然”的真实可行性时,她说在塞舌尔和印度尼西亚已经有“债务换自然”的先例。

关于绿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能性,王珂礼博士还强调,中国不仅需要投资于可再生能源,而且还应加强对电网的投资,以平衡风能,太阳能和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但是,由于电网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资产,对外来投资非常谨慎,因此这通常比较棘手。

您可以在此处以及您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上收听该期完整内容:

https://chinaafricaproject.com/podcasts/chinas-cutting-back-on-bri-financing-but-not-for-renewable-energy/

中非项目(CAP)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多媒体组织,致力于探索中国与非洲互动的各个方面议题。它在过去10年中已成为向中非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中国海外业务的信息,探讨中非关系最相关的播客之一。 CAP是纯粹的信息分享媒体,没有任何党派议程,也不代表任何国家,公司或文化。

About the author(s)

Lefei Chen is a research fellow at the Green BRI Center at IIGF.

Comments are closed.